再见考研,再见我的21岁
2024年
4月,正值大三下,人一旦来到大三下的春天,就再也不是大一大二的春天了,我的大三下,伴随着各种玻璃碎渣一样的琐事夹杂着看不到光亮的心事,滴答滴答的钟表用它的时针分针秒针死死的推着人向前走,我走向了考研这条路。
...
考试前,我在公众号写道:这是长春的冬天,傍晚5点天就要黑透了,坐在图书馆三楼自习室里戴着耳机,似乎一直能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话,我摘下耳机,暂停网课,茫然环顾,能听见叹气声、翻书声和楼道里的背书声在自习室半空交织回荡。
在这考研最后一周里,自习室里的压力几乎能被具象化,随手拿起一支笔朝着草稿纸潦草的写下最后的复习计划,“肖四思修的大题今天一定要背完”、“信息化系统概论再背一遍”、“C语言计网数据库的错题再看看”、“数据库的SQL语句和关系代数再看看吧”。
...
今年考研是在冬至那天开始,次日晚上结束。考场不能带手机,每场考完后,我都要走过一条大约9分钟的路程回到酒店,没有高考出考场飞奔而出的兴奋感,但东北冬天刺骨的寒风逼着人向前走,我也和他们一样,用这9分钟去消化考研期间的回忆。
当我坐在从东大桥发往双阳的T377公交上,戴上耳机且紧闭双眼,脑袋倚在车窗上,车身不规律的晃动在额角传来碰撞的冰凉痛觉,又伴随着断了线的温热眼泪,我才意识到——我的考研初试结束了。
2025年
2月,没有数着日历,但确实也到了出成绩的那几天,烦躁的整晚整晚睡不着觉,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通告讲的是10点出成绩,还记得那天一大早,伴随着一再刷新网页发现确实查询不到成绩后,计划洗漱过后美美的吃一碗热干面。
刷牙途中没忍住再次掏出手机,点击查询,未曾料到,竟提前查询到了初试成绩,还好成绩没有遗憾,要说遗憾,也许是那天没有吃上的热干面。
出成绩和出国家线,今年竟破天荒的出现在了同一天,而学校官网说次日可以在研招网查询排名。
定好了第二天的闹钟,准点拿起手机查询排名,好在没有太多意外,顺利进入有效排名,但排名太靠后又带来无尽的焦虑。
准备复试期间,一次次的打开Excel表,一遍遍算着自己被别人逆袭的概率,一口气打开8个文档但却在发呆中发呆,一遍遍的打开小红书,上划关闭,再打开小红书...直到我意识到自己或许陷入某种信息茧房,我终于开始背自我介绍,背口语,背政治,背专业课...背到躺在去长沙的卧铺上闭眼都是Good afternoon, dear professors. It’s my great honor....
复试当天,我抽到的面试顺序是第21号,在候考室从下午坐到晚上8点,从Good afternoon背到Good Evening,直到8点30走上讲台,8点48走出复试那间教室的一瞬间,如释重负,我知道终于结束了。
很快便出了复试成绩,这或许命中注定,或许天道酬勤,我被拟录取。
那些熬过的夜,那些在楼道念过的书,那些在草稿纸上反复划掉又重写的计划,那些背到口腔溃疡的专业课名词,终于轻飘飘的显现在一张拟录取名单中。
借用罗翔老师的一段话: 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宿命论,宿命论它很容易导致懒惰,就像一个人说,反正总一天我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,所以我就天天躺着好了,总有一天苹果会砸到我,但这种人是一定发现不了万有引力定律的。 而其实我个人也不太相信天道酬勤,就是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的话,很容易导致人走向骄傲,走向虚无,因为当你成功的时候,你会觉得这是你努力拼搏来的,你配拥有这一切,所以你就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。但当你努力了拼搏了,最后依然失败,还是一无所成,你会陷入一种极大的抱怨,会认为天道不公。 “我认为人生95%的事情可能是你自己决定不了的,但是我们依然要用5%的努力去撬动这95%你无法决定的事情,凡事尽力而为。
凡事尽力而为,当我回忆起21岁这一年,我欲言又止。我想不起很多事情,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真的很努力。在看到研招网发的建议拟录取通知后,短暂的兴奋过后,随手拿起平板看到桌面上的云记,iHour,突然意识到我的考研真正结束了。
我终于可以合理正当去看小说、看电影电视剧、拍照、剪辑、或者随便写点什么……可是我突然对他们失去了兴趣。强大的惯性让我一直紧绷,我的脑子、我的手、我的心跳,总感觉还有什么没有做完,陷入了一种彻底的虚空,没有开心,也没有伤心,没有兴趣,也没有厌恶。
回想起复试走出考场那一刻,
我知道
21岁的21号考生关于考研这件事
我已经回答完毕
再见考研,再见我的21岁。